PREVIOUSNEXT
Keyan Project 殷小妹之初心契約
【主力提供身心靈療癒服務、課程及產品】
【(抑鬱)在傳統醫療角度的抑鬱症】
情緒抑鬱/抑鬱症,在香港愈來愈普遍,根據醫管局資料,於2022-23年於醫管局確診並接受治療的人數共有66,000人,較5年前的56100多出兩成,預計評估為「穩定」的病人新症需等近10個月才見到醫生,較以往多等至少3個月。
這個數字,都只是一部份,仍未計算嘗未求醫的隱藏「患者」。
活在香港,生活壓力,社會風氣等等,都很容易令人感到窒息無力,就算你沒有抑鬱狀況,身邊都可能會有潛藏「患者」,作為身邊人甚至照顧者,如何跟他們相處,也是一個很大的考驗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
情緒抑鬱/抑鬱症?
根據2000年美國精神科學會《診斷及統計手冊》第四版修訂版(DSM-IV-TR),抑鬱症的診斷標準為:
曾經兩星期差不多大部分時間出現五項或以上的徵狀 (必須包括1或2):
(1) 幾乎對所有活動失去興趣
(2) 幾乎每天都感到情緒憂鬱
(3) 食慾或體重驟降或驟升,但非刻意減肥或增肥
(4) 幾乎每天都失眠或嗜睡
(5) 行動或說話比平時遲滯或激動
(6) 幾乎每天都感到疲累或失去動力
(7) 專注力、思考力或決斷力減退
(8) 幾乎每天都覺得自我價值低或有過份的罪疚感
(9) 反覆想到死亡、重覆出現無特別計劃的自殺意念,甚至曾嘗試自殺或已有實行自殺的計劃
>>>只有專業資格的醫生才能作出診斷,但不管是否確診,但凡有抑鬱狀況,都需要去留意及處理<<<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【他是懶惰? 自我中心? 未盡本分? 不合群? 無心工作? 能力低?】
抑鬱症最初沒有明顯的表面徵狀,很多時都要靠當事人自我覺察,甚至很多時會引起他人誤會,認為他是懶惰/ 自我中心 / 未盡本分 / 不合群 / 無心工作 / 能力低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
小妹也曾經經歷過這些被誤會的日子,最初未是很嚴重時,被外界認定是HEA,因為不能不能合群,閒言閒語,後來情況嚴重得要以逃學來處理自己情緒,換來的是更多的批判,最後以退學作終結。
到了今天了解抑鬱症再多一點,才認清當天是在發生什麼事,我並不是Hea/不盡力/懶散,
而是都已把精力放在處理及平衡情緒上。
其實很感恩,雖然小妹沒有真正的去看醫生,更沒有食藥,但不服輸的性格,讓我終於走出了這個困局,另外也要感謝身心靈,現在即使再出現抑鬱情緒,小妹也可以輕鬆去面對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
ð 抑鬱症徵狀(自我覺察):
經常自我批判/自責/擔憂/悲觀/記憶力衰退/難以集中精神以作決定/思緒混亂/自我形象低落/有死亡想法及自殺念頭
憂傷/焦慮/罪疚感/憤怒/情緒波動/缺乏情緒反應/無助感/絕望感/暴躁易怒
易哭/社交退縮/缺乏責任感/不注重外表/失去動力/動作遲緩/出現自我傷害/過度或過少睡眠/過度飲食/濫用藥物和酒精
長時間感到疲勞/體力不足/食慾不振/便秘/體重下降或增加/頭痛/月經失調/性慾下降/無法解釋的痛楚
ð 抑鬱症患者,別人看見的行為表現
思想和行動遲緩/有時會發怒/說話語調緩慢及重複/不注意個人衛生及儀容/欠缺動力/時常表現憂心忡忡/有時焦燥不安/容易哭泣/神情呆滯/
輕度或者可能會對人掩藏抑鬱感覺/嚴重患者可能會缺乏情緒反應,形容自己為欲哭無淚
經常出現無助及無望的思想,對自己負面看法,如:我是失敗者、一切都是我的過錯、沒有好事會發生在我身上、我沒有任何價值、不會有人愛我……
對生命鋪灰暗的看法,如:覺得做人沒有什麼意義、世上沒有好的東西、對將來沒有希望、將來不會再有好事情發生……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
在傳統角度的抑鬱症成因:
任何人都有機會患上抑鬱症,大致可分為:生理因素、心理因素、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。
ð 生理因素
腦部發生變化,如患病、感染、受酒精或藥物影響、甲狀腺分泌失調、腦部遭到外襲而受重創等
ð 心理因素
如身體健康轉差而感到擔憂、遇到令人感受痛苦的事件而導致負面思想和情緒揮之不去、過分緊張、本身性格過於執著等
環境及社會因素
生活或工作上的壓力、金錢上的困擾、失業、目標不能達成、事業受到挫敗、學業遇到挫折、感情遭受創傷、婚姻陷入困境、家庭及人際關係不快或難以取得平衡、家人的健康出現問題、家庭的責任、兒女日漸成長離開家庭,失去摯親等
遺傳因素
家族成員中如有人患有抑鬱症,患病的機會也較高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
當一個人患有抑鬱症時,腦部分泌的化學傳遞物質如血清素(Serotonin)、去甲腎上腺素(Noradrenaline / Norepinephirine)和多巴胺(Dopamine),會因為失衡而令情緒受到影響,從而引發情緒病如抑鬱症,因此,很多時並非當事人不想振作,而是,腦內的物質已影響了心理的狀況,這些身體上的問題,透過藥物治療,是可以更即時改善狀況,特別是嚴重緊急個案,
當然,長遠來看,還是要由心理調整及行為認知等角度去處理,而非完全倚賴藥物。
*資料來源:香港心理衛生會、香港心聆、醫院管理局等*
**以上觀點純粹以個人角度及分析以作分享,當中提及相關的專業知識,以專業醫生判斷為準。**